六十年代初期的海院设施条件一切都很简陋,因为当时国家刚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,全国就一个字——穷,教育投入哪能跟现在比。加上当时全国交通院校院系大调整,母校刚刚重组建落户上海。我们这一届学生刚踏进校门时,上海海运学院只有教学楼、实验楼、办公楼、图书馆、大礼堂。实习工一个,一栋学生宿舍,两栋而且最高都没有超过五层楼的。但要说最令人失甲的就是连个游泳池都没有,还说是培养海运人才呢。
一年级时要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姓郑教得非常认真。田经、球类、包括连怎么骑自行车都教——我就是那时候才学会骑自行车的。海运学院的学生当然得会游泳,但有许多同学是内地来旱鸭子不会游泳,游泳自然成为体育课的重点教学内容。
这就难为郑老师了,学校没有游泳池叫他怎么上游泳课。一开始只能让大家围在凳子上,双手向前两腿向后,反复做蛙冰和自由冰动作,这样的教学方式真的要载入史册。学游泳光在岸上练不行,得要入水。有一天也亏他想得出竞一本正经地宣布我们要到水上去上游泳课了。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,谁知郑老师带我们来到学校围墙南边的一条小河——也就是填平之后现在浦东的商城路。说是小河不如说是一条臭水浜,在浜边搭个小棚作为更衣室,一脚跃到水里都是淤泥。但这就是我们的上游泳课的地方。
因为河浜又脏又不安全,于是学校号召大家自己动手建游泳池。最初游泳池选在办公楼与一号宿舍楼之间的一块空地上,我当时住一号宿舍,来往教学楼总是经过这块空地,于是亲眼见证了海院这第一个游泳池诞生的过程。
游泳池造好了,至今我仍然清晰地记得这个最具特色的海运游泳池。它有“六不”——不长,不短、不方、不圆、不深、不浅。说不长,长没有到100米。说不短,长超过了50米。说不方,不因它基本上呈现椭圆形;说不深不浅,它最深处约1.8米,最浅处约且1米。因为这是个标准值的土游泳池,只能玩玩水学学游泳,根本不能用于比赛等正式场合。但不管标准不标准,母校终于有了自己的游泳池了。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,不管是春夏秋冬,更不管刮风下雨,几乎每天都有同学在池里游泳。我就是在这个士游泳池里学会游泳的,它成了我对母校最美好的回忆之一。
当时毛主席正号召年轻人要到大风大浪里去锻炼,1966年更是横渡长江,从而在全国掀起了水上运动的高潮。于是上海市也组织了首次横渡黄浦江的活动。我跟随母校的游泳队参加了该项活动并成功登岸,并在第二年又一次参加了横渡黄浦江活动。
感谢母校感谢郑老师,感谢那个土游泳池,是他们教会了我在水中游泳,也是他们校会了我在人生旅途中的游泳。在以后的年代里,母校有了正规的新游体池,但记忆海院中的那个土游泳池定将伴我一生。
作者:蔡毅,水运经济管理64级